不想被人伤害?一定要背熟弘一法师这十句话!
朋友曾问:“你们被别人伤害过吗?”答案无一例外都是肯定的,而且还不止一次。朋友的背叛、爱人的离去、亲人的反目……这些伤害如同锋利的刀子,将人刺得遍体鳞伤。

同样是被伤害,为何有的人一蹶不振,有的人却能坦然面对?甚至还有人似乎永远不会被伤害?直到我读到弘一法师的几句话,才恍然大悟。

其实,不是别人伤害了你,而是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,太执着于那些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。不想再被人伤害,最好的办法不是抵抗,而是学会接纳。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,那就把弘一法师的这十句话背熟,以后就没那么容易被人伤害了。

“以舍为有,则不贪;以忙为乐,则不苦;以勤为富,则不贫;以忍为力,则不惧。”当我们学会舍弃不必要的欲望,就不会陷入贪婪的泥沼;当我们能把忙碌当作一种乐趣,便不会觉得生活苦涩;当我们凭借勤奋创造财富,就不会陷入贫穷的困境;当我们以忍耐作为力量的源泉,就不会心生畏惧。不贪、不苦、不贫、不惧,如此心态,又怎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行所伤?

“识不足则多虑,威不足则多怒,信不足则多言。”见识不够,才会顾虑重重;威望不够,才会动辄发怒;诚信不够,才会喋喋不休。当我们充实自己的内在,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,内心足够强大时,他人的闲言碎语又怎能动摇我们的心神?

“事能知足心常泰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”对所经历的事情知足,内心便能常常安宁;人若无所求,品德自然高尚。不奢求他人给予过多,不过分期待外界的认可,便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,自然不会因他人的否定或忽视而受伤。

“学一分退让,讨一分便宜。增一分享用,减一分福泽。”在与人相处中,学会退让一步,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好处;贪图过多的享受,福气便会减少一分。以退让和淡泊的心态处世,不为一时得失计较,自然能避免许多无谓的伤害。

“逆境顺境看襟度,临喜临怒看涵养。”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,都能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;面对喜悦和愤怒,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。拥有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涵养,便能在各种境遇中保持从容,不被他人的情绪和态度左右。

“人生最不幸处,是偶一失言,而祸不及;偶一失谋,而事幸成;偶一恣行,而获小利。后乃视为故常,而恬不为意。则莫大之患,由此生矣。”人生最不幸的,是偶尔说错话却没有带来灾祸,偶尔失策事情却侥幸成功,偶尔肆意妄为却获得小利。若将这些偶然当作常态,毫不在意,那么巨大的祸患就会由此产生。时刻保持警醒,不被偶然的幸运冲昏头脑,才能避免因疏忽而受到伤害。

“不自重者取辱,不自畏者招祸。”不尊重自己的人会招致侮辱,不敬畏天地的人会招来灾祸。尊重自己,坚守原则和底线,不做有损自己尊严的事,他人也不敢轻易伤害我们。

“缓事宜急干,敏则有功;急事宜缓办,忙则多错。”不紧急的事情抓紧做,敏捷行动就能成功;紧急的事情要慢慢处理,匆忙行事容易出错。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事务,既能提高效率,又能减少因慌乱而带来的失误和伤害。

“处难处之事愈宜宽,处难处之人愈宜厚,处至急之事愈宜缓。”处理棘手的事情,心态要更加宽厚;与难处的人相处,胸怀要更加宽厚;处理紧急的事情,节奏要更加缓慢。以宽厚和从容应对,便能化解许多矛盾和伤害。

“何以息谤?曰:无辩。何以止怨?曰:不争。”如何平息诽谤?答案是:不去争辩。如何停止怨恨?答案是:不去争斗。争辩和争斗只会让伤害加剧,保持沉默和冷静,反而能让伤害止于萌芽。

背熟弘一法师这十句话,将其融入生活的点滴,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强大而柔软。不再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,不再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以平和、包容、智慧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。如此,我们便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减少被他人伤害的可能,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安宁!